板凳先生/热与分享/贩卖优美/享受生活/大家好,我是板凳先生接下来跟大家分享,关于自媒体他特有的本质。自从微信民众号降生以来,「自媒体」就逐渐被大家所接受。
在所谓「知识付费」火热之后,自媒体观点更是被人追捧。当下大企业在做市场运动时,都市特别邀请「自媒体」,与电视记者、平面媒体记者和网络媒体记者并列,这是前所未有的待遇。可是,许多人对于自媒体有很深的误解,包罗许多号称做「自媒体」的人。
大家以为「自媒体」就是申请个微信民众号,自己摆个摊,随便写点工具。这差池,自媒体的实质是自建渠道,自筹内容,为自己所相信的理念,摇旗呐喊。换言之,自媒体就是做自己的布道师。
以前有自媒体运营的文章曾经指出,自媒体一定要有「人格化」,这是类似的寄义。其实质是这样:每个值得尊重和关注的人都必须活出自己的理念,做到知行合一,而自媒体是知行合一的必备工具。明白到这一点就会明确,自媒体不是近几年才有的工具,是自古以来,自从文字降生以来就有的工具。
无论是李白的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、杜甫「白天放歌须纵酒」、李贺「天若有情天亦老」还是文天祥「人生自古谁无死」、李清照「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」都是很是典型的「自媒体文章」。明朝思想家,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(别号阳明)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,包罗两层意思「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」和「以知为行,知决议行」。
今世有学者提议「知行合一」应当翻译为「The unity of Inner knowledge and action —— 内在的知识和行动的统一」。我认为,「写作」是毗连「知」与「行」的重要桥梁,甚至如果没有「写作」,也不会有真正的知行合一。为什么?写作可以深入的探讨心田的思想,心田的想法,如果无法酿成文字,总是处于模糊的状态,写出来的历程是很好的梳理和深化的历程。
任何思想,一旦写出来,再去依照这种认知行动,会变得更简朴。不仅自己可以遵循这种认知行动,也可以动员其他人行动。而通过行动来深化认知,也是需要借助写作,这是「事后总结」之所以重要的原因。
对于知与行的关系,毛泽东的哲学著作《实践论》也做了很好的论述,同时这篇著作中也把写作的重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很难想象,如果这样的认知没有酿成文字流传下来,怎么会发生如此重要的影响。基于上述认知,我们可以发现自媒体内容的常见误区,包罗下面几项:只写盛行的工具 —— 什么盛行写什么,流量第一,专门蹭热点,也没有自己明确的态度。
标题党 —— 标题党是是丧失独立思考的重要标志,把盛行总结为几个套路,对读者做浅条理的刺激。最终所有的看似有效的「标题花样」都市因为门槛太低,用的人太多而失效。只写用户想看的内容 —— 只顾一味讨好读者,只写看上去是读者喜闻乐见的工具,而不是自己想表达的内容。只写客户需要的工具 —— 只是为了挣短期的钱,写广告需要的内容。
其实微信号最适合写的是「你自己」,记载并分享你的生活、感悟。如果你本人很吸引人,或者你的履历能对有类似问题和困惑的人有启发,那么你一定能不停的积累忠实读者。大家讨厌在微信民众号里看到假大空,也讨厌看到人云亦云,绝不新鲜的内容。
以我自己为例,我天天所写的,基本上就是已往24小时的所见所闻所想,所以我很少提前几天写文章,往往都是当天写,当天晚上发。而我的写作主题的第一大泉源你可能无法想象,居然是我自己的朋侪圈。
我天天一般会在朋侪圈分享5-10条左右的原创内容,都是随时记载自己的见闻感想。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,我会把其中反馈最多的消息复制粘贴到 Ulysses 中,酿成之后的写作主题。今天早晨,我把已往24小时的朋侪圈消息稍作整理,居然整理出7、8篇文章的素材,真是喜出望外。今天和一个90后朋侪聊,她讲到90后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惑。
我说我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也遇到类似的困惑,天天从 CBD 的大楼下走过,却找不到自己在这个都会的定位。那时候我就想:要写一本书,把我们这一代所遇到的困惑记载下来,和大家分享。
固然,厥后虽然没有出这样的书,可是却在十几年后有了现在「辉哥奇谭」这个微信民众号。我谈到自己一个明确的看法:「仅仅是记载和分享也是很是有益的」,很难想象如果我没有在几年前开这个微信民众号,今天会怎样;如果没有在2016年9月重启写作,今天会怎样;没有在去年8月开始「日更」,今天会怎样。从最初想写作但没有行动,到开始写作但没有好的平台,到有了平台却不知道写什么,到最近快要一年的「日更」,期间心路历程,都在这个民众号的文字中一一记载。
我勉励所有认真生活的人,所有遇到困惑的人,都能拿起电脑,开始写作。不要小看平凡的自己,仅仅是记载和分享自己天天的生活,就很有趣。如果你不知道写什么,强烈建议你阅读《写出我心》一书。你不必为了成为作家而写作,但你简直可以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,找到自己的理念,活出自己的理念而写作,甚至可以逐步像我一样逐日写作,逐日践行理念,升级认知。
而「自媒体」最重要的一个读者,不是别人,正是10年、20年后的自己。当你开始坚持记载自己的生活、困惑、思考、喜悦,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。而因为坚持写作带给你的好运,我不需要在这里一下子说完,我不希望你太功利的看待写作这件事。但我能告诉你的是:我现在所有生活支出完全可以从写作中获得,这算不算某种意义上的财政自由?————写作是件优美的事情。
本文来源:亚搏手机在线登录入口-www.zsfeici.com
Copyright © 2001-2021 www.zsfeici.com. 亚搏手机在线登录入口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:ICP备94301014号-1